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6.23
快時尚廢衣大量湧入迦納 保育濕地淪垃圾場
在自歐洲大量的快時尚廢棄衣物傾倒之下,非洲迦納首都阿克拉及其周邊保育濕地正面臨嚴重污染威脅。調查指出,包括 NEXT、George(ASDA)、MARKS& SPENCER(M&S)、ZARA、H&M 與 PRIMARK 等品牌的服飾,遭到英國消費者丟棄後,被運送至迦納,最終大量堆積於受國際保護的濕地中,嚴重破壞當地生態與居民生活。
根據非營利媒體 Unearthed 與 Greenpeace Africa 的合作報導,這些服飾不僅出現在登蘇河三角洲濕地(Densu Delta)核心區的垃圾堆中,也被發現於河岸邊與海灘上,甚至部分居民表示,漁網與河道都被聚酯纖維製成的快時尚衣物纏住,對捕魚作業造成巨大困擾。
當地唯一的工程掩埋場每日僅能處理約 30 公噸廢衣,遠低於 Kantamanto 二手衣市場所產生的每日百公噸棄置量。其餘的 70 公噸,最終流入排水系統、潟湖、保育濕地與海洋。
儘管部分品牌聲稱有推動回收或舊衣回收方案,當地的現況仍顯示這些制度的落實度與監管機制不足。M&S、George、PRIMARK 表示已設有回收回饋計畫,且 ZARA、H&M 及 George 亦表態支持「擴大生產者責任」(EPR)制度,期盼立法能為整個產業建立統一標準。PRIMARK 還強調,從未授權將其回收衣物或滯銷品出口至非洲。
然而現場拍攝的無人機影像顯示,最新設立的 Akkaway 垃圾場並未採用任何污染防護設施,裸露的土地上堆滿紡織廢棄物,緊鄰濕地水源與動植物棲地,顯然違反迦納的環境政策與《拉姆薩濕地公約》所規定的保育原則。
除對環境的衝擊,當地居民的生活品質亦大幅下降。31 歲居民 Seth Tetteh 表示:「以前這裡的水可直接飲用,現在則發黑難聞,魚網撈上來的不只是魚,還有布料與雜物。」另一位則學生回憶,過去該地有鱷魚、野兔與各種鳥類,如今則是蚊蟲孳生、惡臭難耐。
此外,不少在 Kantamanto 市場經營二手衣的商販也對進口品質抱怨連連。當地攤商 Mercy Asantewa 表示:「以前的舊衣品質好,能養家糊口,現在打開包裝,大多衣物已破損無法販售。」
每年英國丟棄約 150 萬公噸紡織品,其中約42萬公噸出口至海外,迦納為最大接收國之一。2023 年,部分迦納商人曾赴布魯塞爾,呼籲歐盟建立具約束力的 EPR 法規。英國紡織回收協會亦敦促政府正視此問題,導入同樣制以完善國內的回收體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