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7.11
Labfresh經驗談,AI廣告並非萬靈丹
在人工智慧技術日益融入時尚產業之際,荷蘭品牌 Labfresh 卻選擇反其道而行,宣布全面回歸真人拍攝的廣告內容。這家主打機能性服飾的品牌,曾是最早嘗試將 AI 應用於形象行銷的一員,經過一年的試驗後,最終選擇回歸較具「人性」的傳統廣告形式。對於如此轉變,該品牌共同創辦人 Kasper Brandi Petersen決定分享這一決策背後的原因與個人觀點。
AI 創新嘗試的起點與挑戰
Labfresh 最初選擇以 AI 廣告,取代流程繁雜的冬季拍攝繁複,以及成本高昂的夏季外拍。透過 Midjourney 製作的影像,加上少量實拍素材,成功完成首波實驗。然而,儘管省下約 1.2 萬歐元拍攝費,AI 廣告卻無法達到預期的行銷效益,尤其是在影片品質與使用者辨識度方面顯得不足。
此外,AI 雖擅長製作生活風格類型素材,但難以穩定輸出同一模特兒的多張照片,導致視覺一致性不足。進一步應用於電商攝影時,對商品顏色、尺寸、細節的高度要求,也讓 AI 產出面臨精準度挑戰。
為何回歸真人拍攝?
Labfresh 表示,真人拍攝的內容在社群媒體上始終表現較佳。即使與 AI 攝影的價格相近,但從互動率、轉換效果等指標來看,真人素材不僅更具吸引力,也更容易延伸應用在不同的社群或廣告場景中。例如,今(2025)年秋冬系列僅用兩天時間,在帆船、酒吧與高級遊艇等場景拍攝,邀請模特兒、KOL 與品牌團隊參與,共製作出近 200 支多國語言影片,為品牌累積可重複使用的行銷素材。Labfresh 也指出,儘管 AI 每張圖片售價落在 15 至 100 歐元不等,但其實自行拍攝的動靜態影片成本可控制在每張 10 至 50 歐元,更具成本效益。
AI 並非無用,而是輔助角色
雖然停止以 AI 取代攝影,但 Labfresh 並未捨棄人工智慧工具。品牌目前僅靠三位全職行銷人員,每月產出逾百支短影片。AI 在轉化拍攝素材、生成腳本、語言翻譯,以及客戶評論導入等面向仍發揮關鍵作用。Petersen 強調,AI 最適合用於提升內容多樣性與講述品牌故事,而非單純作為壓低成本的手段。雖能降低成本,卻容易因缺乏溫度與真實性而被消費者排斥,反而得不償失。
AI 的真正價值:強化品牌而非替代創意
對其他品牌而言,Labfresh 的經驗提供寶貴示警:即人工智慧並非萬靈丹,其價值應建立在強化創意與品牌資產,而非取代人類創作。唯有讓 AI 作為內容行銷的利器,搭配真實感、吸引力的形象建構,才能在充滿變數的社群環境中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