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8.27
美國關稅重塑全球紡織版圖歐洲市場成新競逐焦點
美國近期對進口紡織與成衣產品大幅加徵關稅,正深刻改變全球供應鏈的走向。隨著在美國市場的營運成本急遽上升,眾多出口國調整策略,紛紛將目標轉向歐洲與英國,使當地市場迅速成為國際競爭的新戰場。
印度搶先卡位
印度出口商動作最為積極。透過《印度-英國自由貿易協定》(CETA),印度對英國出口的 99% 服裝與紡織品可享零關稅優惠,大幅降低成本。印度紡織部門官員強調,必須把握契機並強化對歐洲市場的佈局,以減少對美國的過度依賴。
中國大陸加速轉向
中國大陸同樣面臨美國高關稅壓力,不少製造商正將出口重心轉向歐洲。憑藉產能、價格與完整供應鏈的優勢,中國大陸若大舉進軍歐洲,勢必進一步推升競爭強度,對當地廠商及其他亞洲出口國構成嚴峻挑戰。
孟加拉與越南的不同策略
孟加拉短期內或能受惠於美國市場的政策變化,但業界同時擔心失去在歐洲的既有優勢。相較之下,越南早已依靠《越南-歐盟自由貿易協定》(EVFTA)取得關稅優惠,奠定在歐洲市場的穩固基礎,使其能以更具成本效益的方式維持競爭力。
歐洲市場壓力倍增
多位專家認為,若美國的高關稅政策持續,歐洲將演變成「高賭注戰場」。對進口商而言,雖然能獲得更多供應選擇,但也須承擔價格壓力與採購調整;對歐洲本土企業而言,低價產品湧入恐導致市佔率與利潤進一步被壓縮。
整體而言,美國的高關稅政策已不僅是單一市場的挑戰,而是推動全球紡織貿易版圖再平衡的關鍵因素。歐洲市場正逐漸成為出口國的首選替代地,但隨之而來的激烈競爭,也將迫使各國紡織產業與品牌重新思考自身定位,才能在新局勢中站穩腳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