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8.27
漢莎貨運攜手SHEIN推動永續燃料運輸引發爭議
德國漢莎航空集團旗下的漢莎航空貨運(Lufthansa Cargo),近日宣布與超快時尚 SHEIN 達成合作協議,將負責其商品的國際運輸,並逐步導入永續航空燃料(Sustainable Aviation Fuel, SAF)。然而,此舉卻立即引發產業界與輿論的批評,被指是「漂綠」行為。

協議內容
雙方於 2025 年 8 月 19 日簽署合作備忘錄,規劃在未來六個月內落實具體行動,內容包括:

 使用 SAF,來源涵蓋廢油、農業殘渣、生質能或綠氫與回收二氧化碳製成的合成燃料。
 
 建立「永續性證明」制度,追蹤並記錄 SAF 使用量與減排數據。
 
 強化物流及環境影響的透明度,讓 SHEIN 商品空運的碳排與供應鏈資訊更可追溯。
 
漢莎貨運強調,這項協議將使其成為 SHEIN 國際物流的重要合作夥伴。
 
政策與經濟的矛盾
爭議之處在於,德國政府於 2025 年初才剛宣布全面行動計畫,要加強規範線上零售與超快時尚產業,歐盟也有相關措施。然而,漢莎貨運身為歐洲最大航空貨運商,卻選擇與 SHEIN 合作,突顯政策監管與經濟利益之間的矛盾。

據 2024 年年報,漢莎航空集團不僅在貨運業務上居於領先地位,其客運部門更運送超過 1.3 億人次。對企業而言,與快速增長的超快時尚電商合作,代表龐大商機。
法國業界怒斥漂綠

對此,法國女裝成衣協會(Fédération Française du Prêt à Porter Féminin, FFPAPF)表達強烈不滿。主席 Yann Rivoallan 表示:「運送拋棄式聚酯產品,就算用低碳燃油,也無法讓它們變得更環保。這完全是虛偽的漂綠行為。」

進一步指出,跨國企業藉由「永續」的名義合理化與超快時尚的合作,實際上只是「自我安慰」。真正保護環境與歐洲就業的方式,應該是直接限制 SHEIN 的運作,而不是用表面手段粉飾。此事件揭露全球時尚供應鏈的矛盾現實:一方面,政策與社會輿論要求更嚴格的環境規範;另一方面,經濟誘因卻推動企業持續與超快時尚平台合作。漢莎貨運與 SHEIN 的協議,無疑將成為歐洲時尚與航空產業中關於永續、監管與經濟利益拉鋸的最新案例。■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