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2.21
紅海航線未見明顯回歸,長期運價談判陷入拉鋸戰
儘管中東地區的停火帶來紅海航運恢復的希望,但根據海運與空運市場分析平台Xeneta的報告,大部分貨櫃船仍選擇繞行好望角,而短期內情況是否會改變仍難以確定。
Xeneta 指出,若承運商轉向蘇伊士運河航線,加上新船交付量屢創新高,市場運力將顯著增加,恐導致運價出現大幅下滑。然而,現階段自遠東(東亞與東南亞地區)至美國東海岸、北歐與地中海的即期運價依然處於高點,分別較去年同期上漲 142%、100% 和 135%,使得貨主與承運商在長期合約談判中難以確定合適的價格。
在 2025 年 1 月 1 日生效的長期合約中,Xeneta 對比 2024 年同期數據發現,在其追蹤的 13 大主要市場交易中,有 7 個市場的長期運價呈上升趨勢。其中,遠東至北歐的長期運價較去(2024)年上升 57%,遠東至美國東、西海岸的漲幅則分別達 44% 與 64%。儘管如此,這些長期運價仍遠低於現貨市場的平均價格。
此外,Xeneta 觀察到,長短期合約之間的價格策略有所不同。例如,遠東至北歐航線,若貨主選擇簽訂 6 個月以上的合約,承運商通常會提供 28% 的運價折扣,而遠東至美國東、西海岸的折扣則分別為 13% 與 2%。
Xeneta 分析稱,市場談判陷入微妙的平衡。承運商希望透過更長期的合約來降低風險並穩定市場份額,而貨主則傾向於保持彈性,以應對市場變化,同時控制運輸成本。在這場價格與合約的角力戰中,雙方均在尋求最佳策略,以在不確定的市場環境中取得優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