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4.29
修補再起:「公共修補日」推動永續時尚
在快時尚尚未盛行的年代,修補衣物曾是家庭日常生活的一部分。無論是拉鍊損壞、衣物磨損或鈕扣脫落,多數家庭都能自行縫補處理,縫紉機更是家中常見設備。若遇到較複雜的問題,街坊巷尾的裁縫店也能即時提供協助,形成一種緊密連結的在地修補文化。

隨著生活型態改變與全球服裝產業結構演進,修補衣物的習慣逐漸式微。當代消費者在快速節奏中無暇縫補衣物,加之縫紉技能流失與價值觀轉變,使得損壞衣物更常被直接丟棄。另一方面,由於大規模生產與全球化帶來成本下降,服裝價格持續走低,快時尚的普及更進一步削弱修補行為的必要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英國非營利組織「時尚革命」(Fashion Revolution)於 4 月 26 日發起「公共修補日」活動,作為「時尚革命週」的重要一環。透過集體修補、改造及分享,重新喚起社會對衣物價值與永續時尚的關注。活動涵蓋全球多個城市,提供縫補材料、技術指導,並設有衣物交換、市場資訊交流等環節,旨在讓修補成為一項有意識且具社會意義的行動。

除民間行動外,時尚品牌也開始積極回應修補趨勢。德國漢堡時尚品牌 Tom Tailor 宣布攜手荷蘭修補平台 Mended,轉售平台 Vestiaire Collective 自去(2024)年亦與 Sojo 合作,為用戶提供服裝剪裁與修補服務。瑞典慢時尚品牌 Asket、英國鞋履品牌 Dr. Martens 及戶外用品品牌 Patagonia,亦早已將修補服務納入日常營運。

大型服飾零售商如迪卡儂與 UNIQLO 亦不落人後。迪卡儂於門市設置修補工坊,UNIQLO 則透過 Re.Uniqlo Studios 推動服飾修補、修改與捐贈服務,展現大型企業在推動服裝循環利用、延長產品生命週期方面的積極態度。

透過民間與產業雙向努力,「修補」這項古老卻充滿新意的技藝,正在全球時尚版圖中重新綻放光彩。■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