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6.02
川普關稅再掀:聯邦法院裁決引發白宮上訴,全球局勢恐再生變
美國總統川普推行的全球關稅政策近日受到重大法律挑戰。美國國際貿易法院今(2025)年 5 月 28 日裁定,川普政府引用《國際緊急經濟權力法案》(IEEPA)作為全面加徵關稅的依據,不符合憲法規範。該法並未授予總統在無國會同意下,單方面對全球幾乎所有國家徵收關稅的權力。法院強調,據美國憲法,對外貿易政策屬於國會的專屬職權。
這項裁決源於兩起由無黨派機構與多個州政府共同提起的訴訟,旨在為受到關稅衝擊的小型企業與進口商發聲。這也成為針對川普「解放日」關稅行動的首波司法反擊。三名法官一致認定,川普所依據的法律無法支持如此全面的徵稅行動,並暫停針對中國大陸、墨西哥與加拿大部分商品的額外稅項。
儘管如此,部分針對鋼鐵、鋁與汽車等特定商品的關稅未列入本次審理範圍。
川普對裁決表達強烈不滿,並於其「真相社交」平臺發文批評法院與法官。渠表示:「總統應有權保護國家經濟免受外來威脅。」與此同時,紐約州總檢察長詹姆斯則稱讚裁決是對法治的勝利,並指出「總統不能隨意調整稅率」。
目前,白宮已就此裁決提出上訴,下一場聽證會預定於 6 月 5 日舉行。若最終提交至美國最高法院,仍可能為川普關稅政策保留部分空間。根據裁決內容,總統仍可在特定情況下於 150 天內臨時課徵最高 15% 關稅,處理貿易失衡問題。此外高盛指出,如政府選擇此途徑,新稅率將在數日內上路。
此外,川普也可能援引其他法律,如針對國安與不公平貿易的法規,或 1930 年《關稅法》中授權對「歧視性國家」徵收高達50%關稅的條文。但這些措施需經正式調查與公眾意見徵詢程序。
這波關稅爭議源於今年 4 月 2 日川普宣佈對全球大多數貿易夥伴加徵 10% 基本關稅,對歐盟、英國、加拿大、墨西哥與中國大陸等主要經濟體則加以差別待遇。川普強調,該政策旨在振興美國製造、捍衛就業,並迫使外國重新談判「不公平的貿易條件」。
然而,此舉導致全球市場大幅震盪,儘管川普已針對部分關稅進行讓步或延後施行,企業與政府仍面臨高度不確定性。前美國海關與邊境保護局高層官員約翰·倫納德指出,儘管爭議仍在審理中,邊境仍依原政策徵收稅款,若白宮最終敗訴,政府將必須退還徵收的金額。
本次裁決也引發對美國貿易談判策略的質疑。白宮代表曾於庭訊中主張,一旦法院限制總統課稅權限,將削弱與外國協商的籌碼。英國與美國近期簽訂的新關稅協定雖未受到直接影響,但裁決已使針對大部分英國商品的關稅面臨挑戰。英國政府目前尚未正式回應,但強調將加速讓本國企業從協定中受益。
本案不僅牽動美國國內政經走向,也可能對全球貿易秩序帶來深遠影響。各國正密切關注未來發展走向,特別是在美國進入選舉年之際,川普關稅政策的命運,將成為國際社會的重要觀察指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