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8.11
美國服裝進口連兩月成長 亞洲供應鏈版圖重塑
根據美國商務部最新貿易資料,2025年6月美國服裝進口總額達75.8億美元,年增6.2%,顯示市場正逐步走出前一年的低迷,並已連續第二個月出現年增幅。不過,若觀察上半年整體表現,進口額仍較去(2024)年同期下降7.1%,反映產業仍處於調整階段。
從供應來源來看,中國大陸雖仍為美國最大服裝供應國,但其市占率已持續下滑。2025年6月中國大陸於美國市占為19.2%,較2024年同期的21.7%進一步下跌,顯示美國品牌與零售商正逐步降低對中國大陸的依賴。
取而代之的是其他亞洲國家的崛起。越南穩居第二大供應國,佔比約14.3%;孟加拉與印度分列第三與第四,持續擴大對美出口。其中,印度在貿易政策與製造基礎的支持下表現極為亮眼,出口成長趨勢強勁。
專家指出,供應鏈多元化已成為美國服裝零售商的主流策略,不僅降低地緣政治與關稅風險,也有助於提升供應靈活性與成本效益。未來,隨著新興市場製造能力提升,全球服裝供應版圖將持續重構,亞洲區域競合格局也將更加多元。
在此供應鏈重整趨勢下,臺灣布料廠商亦有望受惠於歐美品牌轉向多元採購策略所帶來的高值化轉單需求。尤其在功能性布料、環保材料與中高端供應鏈協作等領域,臺灣長期耕耘的研發與品質優勢,正符合歐美品牌尋求「品質穩定且具永續認證」的供應夥伴條件。
此外,隨著品牌加速建立區域性製造網絡,臺灣業者與東協地區成衣廠商的垂直整合合作模式將更具優勢。例如透過越南、印尼等地加工基地與臺灣母廠研發支持的雙軸佈局,不僅可提升接單靈活性,也能因應快速變化的貿易政策與客戶需求。
未來,臺灣供應鏈若能深化在功能、環保與數位透明化的附加價值,同時強化與海外成衣端的聯動,將更有機會在全球服裝供應重組過程中穩固關鍵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