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6.26
歐洲供應鏈法案遭削弱,企業人權責任恐受限
歐盟《企業永續盡職調查指令》(Corporate Sustainability Due Diligence Directive, CSDDD)原意在於強化企業對全球人權與環境的責任,但近日卻遭到歐盟成員國聯手大幅修正,立法效力面臨實質削弱。

據最新決議,多數成員國支持將適用門檻自原本的「員工數逾1,000人、年營業額超過 4.5 億歐元」調高至「員工數超過 5,000 人、營業額達 15 億歐元」,大幅限縮該法適用對象。

擔任歐盟輪值主席國的波蘭,其歐洲事務部長亞當·什拉普卡(Adam Szłapka)表示,這項決定將為企業創造更有利的經營環境,有助於企業成長、創新並創造高品質就業機會。波蘭目前擔任為期六個月的輪值主席國,負責召集各部長會議與推進政策討論。

原法案宗旨:遏止供應鏈人權侵害
該指令早於去(2024)年獲得通過,核心目標為防止大型企業透過與涉及人權侵害(如童工、強迫勞動)的供應鏈合作獲利,並要求企業對供應鏈中的違規行為負起責任。然而,在業界強烈反彈下,法案內容早已歷經一次簡化,現又面臨進一步限縮,實施力道明顯轉弱。

目前歐洲議會內部仍在研議自身立場,尚未與歐盟理事會(成員國)展開最終談判。對此,歐洲議會內部市場委員會主席、綠黨籍議員安娜·卡瓦齊尼(Anna Cavazzini)批評成員國淪為「企業遊說團體的幫兇」。

企業責任範圍亦遭限縮
此外,歐盟成員國也提議,企業未來無須對所有供應商進行全面審查,而只需針對「最有可能造成實際或潛在負面影響」的特定領域進行一般性調查,責任要求再度被稀釋。

這項發展引發外界對歐盟是否能真正落實企業永續責任與人權保障的質疑。若最終版本未能回歸初衷,CSDDD 恐將成為具名無實的制度設計。■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