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5.22
印度暫停陸運通道重創孟加拉紡織出口,區域合作亮紅燈
印度於 2025 年 5 月 17 日宣布中止多項經由陸路邊境站進口的孟加拉商品,其中最受矚目的便是成衣類產品。此舉隨即導致逾30輛裝載服裝的卡車停滯於孟印邊境中立區,貨值高達 63 萬美元。這項限制不僅波及服飾,還涵蓋民生物品(如雞蛋、魚類、洋蔥及芥菜籽等農漁產品)。

儘管印度官方強調此舉乃基於「基礎設施壓力」與「海關透明度需求」等技術性理由,但外界普遍認為,背後實則隱含外交施壓意圖。該政策延續自 2024 年 4 月以來,印度逐步收回對孟加拉提供的貨物轉運便利,實質上削弱孟加拉透過印度港口與機場出口至第三國的能力。

孟加拉物流受阻,紡織命脈受重擊
孟加拉長期仰賴印度港口(如 Haldia 港與 Jawaharlal Nehru 港)作為其紡織品出口至歐美市場的中轉要道,2024 年有超過三分之一出口至印度商品仰賴這些路線。封鎖陸路通行權雖未明言封港,但等同斷絕實際出海之路,使孟加拉企業被迫尋找替代方案。

這對當地以中小企業為主的紡織業打擊尤為嚴重。使用國內港口如吉大港和蒙格拉雖可繼續出貨,卻面臨塞港、成本高與效率低等問題。空運雖快,對大多數業者而言則過於昂貴。孟加拉服裝製造商與出口商協會(BGMEA)警告,交貨延遲恐損害合約信譽並削弱國際競爭力,進一步影響西方品牌供應鏈穩定性。

印度國內反應不一,區域整合遭質疑
在印度國內,儘管部分紡織業者對削弱低價外來競爭表示支持,但分銷商與零售業者則擔憂孟加拉服飾出現供應短缺,這恐導致價格上漲並破壞市場的供需平衡。印度服裝出口促進委員會(AEPC)坦言,短期雖有助當地業者,中期則恐帶來市場供需失衡風險。

同時,這項未經預告的政策改變,令孟、印近年所推動的貿易與區域整合出現裂痕。自 2010 年起,兩國在南亞合作願景下不斷增進貿易便利,今次卻出現嚴重倒退。孟加拉官方已對新德里提出強烈關切,但在替代路線如中國大陸、緬甸、斯里蘭卡等方案不具可行性的前提下,局勢短期內難以緩解。

全球供應鏈的震盪預警
隨著全球時尚與紡織產業面對日益上升的成本壓力與出貨時程挑戰,這場區域衝突不僅波及南亞,更可能對 2025 年秋冬時尚供應鏈造成全球性連鎖反應。若衝突持續,歐美品牌恐須重新評估其採購策略。

此事件無疑凸顯出口依賴型經濟體在地緣政治波動下的脆弱性。孟加拉未來亟需強化自身港口能力、改善基礎設施、拓展多元出口管道,以提升貿易自主性與風險韌性。■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