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6.09
讓機器人也懂「手感」!智慧夾爪助力紡織品自動分類
面對每年高達 1,000 億件服裝的生產規模,如何有效處理與分類舊紡織品已成為回收產業的重要課題。傳統上,這項工作仰賴人力進行觸摸辨識,不僅費時費力,也難以因應日益龐大的回收量。為此,奧地利克拉根福大學(University of Klagenfurt)研究團隊正著手開發一項創新技術,希望讓機器人也能具備「觸感」,提升分類效率與準確性。
目前市面上的自動分類系統多仰賴非接觸式技術,如視覺辨識與近紅外線感測,但在人類進行分類時,觸覺是不可或缺的輔助。克拉根福大學智慧系統技術系教授 Hubert Zangl 指出:「透過手部觸摸,人們可快速區分哪些布料適合重複使用,哪些則應回收再製,這是現今機器尚未具備的能力。」
因此,研究團隊的重點之一是強化機器人在抓取與處理紡織品時的物理互動能力。紡織品本身材質多樣、形狀與尺寸不一,有時還混有污染物,這些都對機器辨識與操作造成挑戰。Zangl 強調:「機器人若要勝任分類工作,就必須具備在這類複雜環境中進行高敏感度的觸覺判斷。」
針對上述挑戰,團隊正研發一款稱為 AdapTex 的智慧型夾爪外殼,內建感測器與動作模組,能根據紡織品的觸感進行自我調整。該外殼能模擬人手的觸感與回饋,進而精準判斷紡織品的材質特性,為機器人分類系統注入新生命。
除了用於回收產線,AdapTex 技術未來亦有望應用於運動服、休閒服與復健輔具等領域,甚至拓展至工業製造與自動化等場域,展現廣泛潛能。
該研究計畫由克拉根福大學與 AAU/SAL USE 實驗室主導,並與 Grabher 集團、英飛凌科技奧地利、Silicon Austria Labs 和 V-trion 等單位合作推進,獲得奧地利研究促進署(FFG)資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