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8.22
德國研究中心啟動紡織品回收專案:邁向高效循環經濟的新一步
隨著全球紡織品廢棄量逐年增加,如何有效回收並再利用紡織材料已成為產業與環境政策的重要議題。德國丹肯多夫(Denkendorf)紡織和纖維研究所(DITF) 近日宣布,正式啟動兩項全新的紡織回收研究專案,旨在為國際紡織業提供更具永續性與經濟效益的解決方案。

Cyclotexum 專案:再生紗線的創新突破
第一個專案 Cyclotexum,其核心目標是將紡織廢料回收為高品質的再生紗線。該專案計劃透過整合機械、物理與化學技術,實現對二次原料的精細化處理,最終產出接近原生纖維品質的再生產品。這意味著,原本被視為廢棄物的舊紡織品,將有機會重新進入高價值的紡織供應鏈。

更值得關注的是,Cyclotexum 專案導入物料流程與成本評估系統(Material Flow and Cost Accounting, MFCA)。這項由 DITF 開發的方法,能追蹤並分析整個生產過程中的物料使用效率與成本,協助研究人員在研發過程中同時兼顧技術可行性、經濟效益與永續目標。整體而言,這是一款從設計階段就導入循環思維的創新模式。該專案獲得超過 420萬歐元(約490萬美元) 的資金支持,顯示其在歐洲科研領域的重要性。

HiPerReF 專案:再生高效能纖維的新中心
與此同時,DITF 還將在未來兩年內設立一個 HiPerReF(高效能再生纖維)研發中心。該中心將專注於碳纖維與玻璃纖維的回收再利用,並建立完整的工藝鏈,能以工業規模生產具高方向性的半成品。這些材料可進一步應用於高性能複合材料的製造,廣泛服務於汽車、航空航天與運動裝備等領域。

由於碳纖維與玻璃纖維在製造過程中耗能高、成本昂貴,因此回收再利用的價值尤為突出。HiPerReF 專案的啟動,不僅能降低產業對原生高性能纖維的依賴,也為高階材料的循環利用開創可能性。

全球背景:紡織廢棄物的壓力
根據波士頓諮詢公司(BCG) 最新報告,2024 年全球紡織品廢棄量已達 1.2 億噸,若無有效措施,五年內每年恐突破 1.5 億噸。這一驚人的數字不僅反映出時尚產業過度生產的現象,也突顯回收技術研發的急迫性。

在這樣的背景下,DITF 推出的兩項專案具有雙重意義:一方面,能實際減少廢棄物對環境造成的壓力;另一方面,亦可推動紡織產業向循環經濟轉型,讓「舊衣新生」不再只是口號,而是具備產業規模的實踐。■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