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7.09
人體腸道菌現新解方,助力清除「永久化學物」
英國劍橋大學的最新研究發現,一株存在於人體腸道中的特定微生物,可能有助於降低被稱為「永久化學物」(PFAS)所帶來的健康問題。這項發現為人類如何清除體內這類難以分解、有毒且廣泛存在於日常生活用品中的化學物質,帶來全新希望。
PFAS,全名為全氟/多氟烷基物質,廣泛應用於防水布料、不沾鍋塗層、唇膏與食物包裝材料中。它們具備防油與防水等特性,卻極難在自然環境中分解,並已被證實與某些癌症、免疫系統異常,以及荷爾蒙干擾等健康問題有關。由於其穩定性強、存留時間長,因此也被稱為「永久化學物」。
劍橋大學MRC毒理學研究所的研究團隊指出,某些腸道細菌能吸附並儲存多種PFAS分子,進而減緩其對人體的有害作用。該研究第一作者Dr. Anna Lindell表示:「PFAS幾乎無所不在,所有人類體內都可檢測到這些物質。」過去PFAS曾被認為是安全的,原因在於其不會在短期內引發明顯中毒症狀,但如今已知它們具有潛在的長期毒性風險,這些物質的可怕之處在於,是屬於隨時間在體內累積的慢性毒素。
研究中,團隊將九株人類腸道細菌接種至老鼠體內,使其腸道菌群更接近人類結構。結果顯示,這些細菌可迅速吸收進入老鼠體內的PFAS,並透過排泄方式隨糞便排出體外,首次證實腸道微生物群可能在清除有毒PFAS方面發揮關鍵作用。
資深作者Dr. Kiran Patil補充,PFAS會在細菌內部形成聚集體,而細菌本身似乎也因此免於毒性傷害。另一位研究者Dr. Indra Roux也表示,雖未找到真正能摧毀PFAS的手段,但這項發現讓我們有機會將其自人體移除,或至少減輕其影響。
雖然這項研究尚未進行人體實驗,但團隊已進一步研發含有這類有益菌的益生菌營養補充品。Dr. Anna Lindell與Dr. Kiran Patil並攜手創業家Peter Holme Jensen創立新創公司 Cambiotics,專注於開發有助於強化腸道菌群、保護人體免於PFAS危害的功能性產品。隨著大眾對PFAS在環境與人體中長期累積的風險日益關注,這項研究成果無疑為公共健康防護帶來一線曙光。未來若能順利商業化,將有望成為對抗永久化學物的潛在新解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