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6.19
歐盟採購制度遭質疑:瑞典報告揭露醫療布料供應鏈勞權危機
瑞典非政府組織「瑞典觀察」(Swedwatch)近日發表的報告《公共資金,私人傷害》,直指歐洲公共採購制度存在缺陷,使得巴基斯坦紡織勞工在永續與人權承諾下,依舊遭受系統性剝削。

報告內容源自對 89 名巴基斯坦工人的深入訪談,這些工人所屬工廠負責生產醫院床單與制服,並出口至瑞典的公共醫療機構。儘管歐盟採購行為需遵循永續發展準則,但調查顯示,這些供應鏈基層的工人普遍遭遇低於最低工資、過度加班、缺乏正式合約、無社會保障,以及工會活動遭壓制等問題。

這些工廠雖只是歐盟 2 兆歐元年公共採購總額中的微小一環,卻擁有制度性盲點。歐盟雖在 2014 年《公共採購指令》中納入永續準則,但屬自願性質,導致實際執行嚴重不足。多數情況下,合約依然落入報價最低的廠商之手,無視其人權紀錄。

瑞典觀察項目官員索菲亞·卡爾強調,這問題不是出在巴基斯坦,而是整個歐洲採購體系的缺失,讓公共資金成為勞權剝削的溫床,損害商業道德與基本人權。

歐盟目前正著手審查採購政策,瑞典觀察等團體呼籲應納入具有法律約束力的「人權盡職調查」機制,以取代現有的鬆散自願規範。這意味著採購機構需積極與供應商溝通,傾聽工人聲音,並超越形式審查,落實真正的責任治理。

對於紡織與時尚產業而言,這份報告再度提醒:永續發展不應僅停留於宣示與紙上政策,更需有法律強制力與制度配套。當供應鏈透明化與環境審查壓力日益加劇,道德問責的聲浪正自消費者、監管者到社會各界不斷擴大。

歐洲公共部門支出占 GDP 近 15%,具備足以改變全球供應鏈的影響力。此影響力若不善用,將只是為壓低成本服務;若能善用,則能推動全球勞工權益與永續價值的深層轉型。■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