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4.25
關稅下的美國:洛杉磯道德時尚品牌面臨的艱困抉擇
位於加州洛杉磯時尚重鎮,一間堅持道德製造、強調本地生產的內衣品牌 Cantiq,正因美國新一輪對中國大陸商品徵收高額關稅而陷入存亡危機。

曾在地下工坊打拚多年的服裝工人弗朗西斯科·祖爾(Francisco Tzul),終於在這個品牌找到穩定的工作與尊嚴。但如今,這位 60 歲、來自瓜地馬拉的資深工人卻擔心,自己恐因關稅政策而再次失業。

美國政府以「讓製造業重返美國」為號召,啟動對華貿易戰,推動保護主義政策。然而,這些舉措卻令 Cantiq 這樣的中小企業陷入兩難。品牌創辦人切爾西·休斯(Chelsea Hughes)指出,她的產品所用的蕾絲與網眼布料無法在美國本土以可接受的價格取得,若改用美國產布料,成本將暴增12倍。

目前品牌熱銷的一款中性丁字褲需仰賴來自中國大陸與臺灣的三種進口布料。由於中國大陸進口材料將面臨高達 145% 的關稅,休斯坦言:「我甚至不敢精算這會對品牌財務造成多大的衝擊。若把成本轉嫁給消費者,價格恐高到讓顧客卻步;倘若吸收關稅,就只能裁員甚至關門。」

在她看來,這樣的政策不僅懲罰堅持本地生產、尊重勞工價值的小型企業,更造成阻礙本地就業。她表示:「我花了 10 年時間在美國生產,政府從未給過我任何支持。現在反而用政策逼我關掉工廠。」

這場政策風暴也讓前線的工人如祖爾陷入焦慮。他語重心長地說:「我們只希望一切能回到正軌,不要像我們老家那樣因政府政策導致經濟崩潰,人民不得不離鄉背井。」美國要實現製造業回流的理想,或許還需重新思考如何平衡政策與產業現實。否則,那些真正實踐「美國製造」的品牌,恐成為這場戰略下的犧牲品。■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