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7.14
環保不只是潮流:運動鞋產業的永續進行式
隨著永續理念逐漸融入時尚產業,運動鞋作為日常穿搭與伸展臺上的常客,也正邁向更環保的生產方式。如今不再僅僅是運動裝備,更是展現個人風格的重要單品,因此,其生產模式的轉型備受大眾關注。對材料商而言,開發可回收、可再生或生物基材料,成為當前研發的重點。
位於義大利阿雷佐、著重企業永續發展的顧問公司 Ollum srl,其聯合創辦人兼執行長 Saverio Lapini 接受《FashionUnited》採訪時,分享當前運動鞋產業推動永續的現況與挑戰。
材料革新:從石化走向天然
傳統運動鞋普遍採用石油來源的聚酯與橡膠材料。如今,為了降低對環境的衝擊,產業正逐步轉向天然纖維等材質,以及可堆肥、可回收或來自天然來源的替代材料。其中,生物基橡膠的生產方式與合成橡膠相近,讓企業能沿用現有設備,減少轉型阻力。
然而,天然材料並非萬能。基於運動鞋對耐久度與機械性能的高要求,部分天然替代品仍面臨使用壽命較短的問題。儘管這些新材質能減少約三分之一的環境影響,但若產品壽命未提升,實質上的減碳成效有限。
永續不只是材料,更關乎維修與文化
Lapini 認為,採用天然材料雖然重要,但更長遠的發展方向,應聚焦於提升產品的耐用性與建立維修機制。並表示,儘管越來越多消費者願意維修鞋子來延長使用年限,但現今多數品牌仍未擁有相關服務,使得永續理念停留在初步階段。時尚品牌在這方面可以發揮引領作用。透過在伸展臺上展示補丁或修補設計,能讓「修補美學」成為新潮流,引導消費者接受「可修、可續」的新價值觀。
高成本與規模經濟的兩難
目前永續運動鞋所使用的天然材料成本相對較高,加上市場規模尚未成熟,使得價格難以下調。義大利馬爾凱地區與東南亞部分供應商以利基市場為主,雖然得以避開激烈的價格競爭,但也限制了永續鞋款的普及與推廣。據估計,材料成本僅占運動鞋最終售價的20%,若能透過擴大生產規模達成規模經濟,將有助於降低整體製造成本。但現況是,多數品牌僅推出一款或單一系列的永續產品,導致產量有限,難以擴展其市場佔比。
缺乏長遠永續視野,恐流失人才
Lapini 點出,許多企業的永續專案缺乏整體願景與文化支撐,內部缺乏具備專業知識的領導者,也未建立支持年輕專才的環境。這樣的缺口恐導致原本具有理想與實力的新世代從業者,在發現公司缺乏方向與承諾時選擇離開,進而成為推動永續進展的一大阻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