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3.21
奢華時尚的沉默策略:風險與影響
在奢華時尚界,「沉默是金」似乎已成為高層管理者的共識。儘管時尚產業依賴敘事掌控來維持品牌形象,然而,近期各大品牌延遲公布設計師人事變動的現象,反映業界在應對不確定性及品牌重塑方面的挑戰。然而,對市場和消費者而言,這樣的沉默只會激發更多猜測,使謠言成為幾乎確定的事實。
Diro的關鍵時刻
以 Dior 為例,市場對於 Maria Grazia Chiuri 這位設計師恐在今(2025)年 5 月時裝秀後離職的傳言愈演愈烈,而 Jonathan Anderson 確認將離開 Loewe,使得 Dior 領導層變動的討論更加白熱化。如今,問題不再是 Dior 是否會迎來變革,而是何時會正式宣布。早在數月前,時尚界就嗅到風向的變化,但母公司 LVMH 依然保持沉默,讓外界只能憑藉線索進行猜測。
影響品牌決策的因素錯綜複雜。後疫情時代的奢華品市場發生結構性變化,企業集團在財務與策略上的側重點也有所調整,導致它們在設計師繼任問題上採取更審慎的態度。此外,擁有知名藝術總監的品牌對頻繁更替設計師所帶來的風險持謹慎態度——這與以往創意人才流動迅速的時代形成強烈對比。例如,Gucci 在 Sabato De Sarno 領導下仍在努力恢復品牌聲量,說明不當的創意接班決策恐對品牌帶來長遠影響。
謹慎應對旋轉門效應
Dior 作為奢華品牌的典範,需商業成功與高級訂製形象間維持微妙平衡,因此無法承受創意決策上的失誤。品牌轉型需要與內部策略、投資者信心及消費者期待保持一致。然而,當奢華品牌加強對內部決策的保密度時,卻往往忽略透明度所帶來的價值。在資訊傳播極度迅速的數位時代,資訊真空只會助長猜測,若缺乏妥善管理,甚至可能動搖品牌的話語權。
如今,這些未公布的設計師任命反映幕後激烈的合約談判與品牌戰略調整。若 Jonathan Anderson 最終接掌 Dior 男裝與女裝系列,這將是一次大膽的創意革新,而這種變革需要細膩的過渡策略。在 Bernard Arnault 領導下,LVMH 一直善於無聲地完成高層交接,Chanel 和 Bottega Veneta 也採取類似方式,以精準時機發布消息,充分發揮話題營造的影響力。
奢華品牌的敘事掌控
奢華時尚品牌深知媒體如何影響品牌價值。過去那種驚喜式的突發消息已不再適用,如今更流行精心策劃的「策略性洩漏」(俗稱爆料與內鬼消息),以創造市場期待並保持話語權。對於 Dior 而言,這次人事變動的影響將不僅關乎品牌自身,也將牽動整個奢華時尚產業的未來走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