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3.21
英國版權改革與人工智慧對創意產業的衝擊
近年來,科技的快速發展引發全球範圍內的重大變革,人工智慧(AI)在多個領域的應用已成為關鍵議題。然而,AI 技術的進步也帶來一系列關於智慧財產權(IP)的爭議。英國政府目前正考慮修改現行版權法,以便讓 AI 技術公司能夠在更寬鬆的法規下運作,這一變革引起創意產業的強烈反彈。

英國政府的立場與改革方向
與美國和歐盟相比,英國在解決 AI 與版權衝突的立法上相對滯後。根據 2025 年 1 月發布的《人工智慧機會行動計畫》,英國政府認為現行法律已成為技術創新的阻礙,因此希望進行改革,使其法律體系更符合全球標準。改革方向包括允許 AI 公司在未經版權擁有者許可的情況下,使用受版權保護的數位內容來訓練 AI 模型。

在這一背景下,英國智慧財產局強調,AI 與創意產業都是政府產業戰略的核心,必須尋找雙方都能共存的發展道路。該國政府目前正評估是否應採用類似歐盟的「權利保留」(opt-out)機制,允許創作者自行選擇是否允許其內容被 AI 公司使用。然而,此類機制的合法性及可執行性仍存爭議。

創意產業的反應與「Make It Fair」運動
面對政府的改革計畫,英國創意產業領袖聯合發起「Make It Fair」運動,希望提高公眾對生成式 AI 對創意產業潛在影響的認識。並警告,AI 技術恐導致創作者的權益受損,進而影響英國經濟——該產業每年為英國貢獻超過 1,200 億英鎊的價值。

英國新聞媒體協會執行長 Owen Meredith 表示,現行版權法為創意經濟的成長與就業提供保障,政府不應為 AI 公司降低法律門檻。他進一步指出,AI 模型的發展本質上依賴於高品質內容,因此應確保創意工作者能夠從中獲得合理的經濟回報,以維護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對時尚產業的潛在影響
雖然這場版權改革的討論主要集中在新聞、音樂、影視和攝影等領域,但時尚界也開始意識到這場變革帶來的挑戰。相較於其他創意產業,時尚設計的版權保護一直較為薄弱,特別是對於新興設計師與小型品牌而言,缺乏資源來進行法律維權,使其更容易受到仿冒與抄襲的侵害。

過去一年,許多設計師已開始面臨AI技術導致的侵權問題。例如,內衣品牌 Wilde Mode 的創辦人 Deborah Breen 發現,她設計的內衣被中國大陸快時尚巨頭 Shein 仿製並以低價銷售。儘管最終獲得 2,500 英鎊的賠償,但 Breen 表示這場法律爭議對她的心理造成嚴重影響,並使她的品牌面臨經濟壓力。這類案例凸顯 AI 技術與大規模生產結合後,恐對獨立設計師與中小企業造成毀滅性影響。

未來展望與產業應對策略
隨著「Make It Fair」運動的推動,英國政府面臨來自創意產業的強大壓力,要求其在版權改革中平衡技術創新與權利保護。然而,AI 的崛起已改變產業生態,無論法規如何調整,創意產業都需要尋找新的應對策略。

設計師與品牌或許需要加強法律意識,利用現有的智慧財產權工具來保護作品。同時,建立更嚴格的監控機制,以偵測潛在的侵權行為。此外,與科技公司合作,制定更公平的內容使用協議,是未來發展的一種方向。

總體而言,英國版權改革與AI的發展已成為創意產業無法迴避的議題。在政府、企業與創作者之間尋求平衡,將決定英國在全球 AI 競賽與創意產業發展中的未來走向。■
回上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