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4.29
美國旅遊與零售吸引力下滑,國際消費市場轉向
長久以來,美國不僅是觀光勝地,也是全球消費者心中的購物天堂。自紐約第五大道的旗艦店,到加州與佛羅里達的設計師精品店,美國憑藉豐富的品牌組合、競爭力的價格與成熟的消費文化,吸引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特別在黑色星期五和免稅購物季,經常催生數十億美元的經濟效益,鞏固其零售強國的地位。
然而,近來國際旅客對美國的熱情正降溫。原本是美國旅遊與零售主要消費群的加拿大與歐洲遊客,如今紛紛轉向其他目的地。起初僅是加拿大人表現出猶豫,但自倫敦、阿姆斯特丹等主要城市出發的美國航班供應過剩現象來看,這已成為一股更廣泛的趨勢。
《富比士》指出,美國目前正經歷自新冠疫情以來最嚴重的國際遊客消費滑坡。僅以加拿大為例,若有 30% 的加拿大遊客放棄赴美旅行,經濟損失恐超過 60 億美元。
不安的跡象已浮現。據彭博社報導,美國商務部數據顯示,2025 年 3 月的國際訪客數量較去(2024)年同期下降 12%;高盛則警告,若地緣政治緊張和關稅戰升溫,全球消費者對美國商品與旅遊的抵制潮將帶來高達 900 億美元的經濟打擊。
這一變化發生在美國旅遊業原本高速成長的背景下。國際貿易管理局(ITA)預估,2024 年國際遊客在美國的消費將創下 2,540 億美元的歷史新高,且展望 2025 年,美國經濟動能依然強勁。
然而,彭博產業研究的最新分析示警,若外國旅客將消費轉向歐洲、亞洲或拉丁美洲,紐約、邁阿密、洛杉磯等城市恐面臨近 200 億美元的零售損失風險。
儘管美國依然擁有強大的文化與商業吸引力,但在全球資訊流通迅速的時代,消費者情緒易受影響。若國際間對美國的友好感下降,或因政治緊張而生疑慮,遊客轉向其他市場的趨勢恐將加速,而這對以服務業為支柱的美國經濟,將造成不容忽視的衝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