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新消息 | 發布日期 2025.04.16
英國時尚品牌邁向循環經濟的挑戰與對策
隨著全球對建立循環經濟的期待升高,英國時尚產業也正面臨前所未有的壓力。由英美顧問公司 Clarasys 所發佈、並獲英國時裝協會(BFC)旗下積極時尚研究所(IPF)支持的新報告,深入探討品牌在轉型過程中遇到的困難與可行對策。
 
根據「循環時尚創新網絡(CFIN)」收集的數據顯示,目前已有高達 82% 的時尚品牌在其營運中實施至少一項循環計畫,例如租賃、維修或轉售等。然而,在試圖擴大這些循環商業模式(CBM)規模時,品牌普遍遭遇財務壓力、營運複雜性及供應鏈限制等多重障礙,甚至無一品牌對擴展能力感到有信心。
 
除內部結構上的挑戰,品牌與消費者間的溝通也是一大痛點。約四成受訪企業坦言,如何有效傳達循環計畫是一大難題,擔心若表述不當將被批為「漂綠」或誤導公眾,尤其在消費者對環保聲明日益質疑的背景下。並同時發現,有 47% 的消費者對此類循環模式感到陌生或難以取得,因此進一步降低參與意願。
 
CFIN 項目總監 Sara Elkholy 表示,儘管產業內有著強烈的永續轉型意願,但實際執行卻困難重重,自政策壓力、技術門檻到消費者參與度低落,都是推動循環經濟的絆腳石。
 
為協助品牌破解困局,報告提出三階段策略路線圖:
 
1. 基礎建設期:針對既有永續方案進行審查,並開發向消費者清晰傳遞 CBM 的方式;

2. 擴展實施期:在營運與溝通端進行規模化升級,建立對應基礎設施與獎勵機制;

3. 領導階段:強化供應鏈設計、採用影響力導向指標、推動跨品牌協作,並積極參與政策討論。
 
Clarasys 顧問 Loic Le Fouest 補充,企業內部部門間缺乏協調、資源不足與目標分歧,是造成循環願景與實際行動落差的主因。加上技術與物流層面的挑戰,如供應鏈追蹤系統尚未完善,也讓品牌難以履行對消費者的承諾。
 
該報告強調,唯有跨部門整合資源、與政策制定者攜手合作,並建立明確的溝通與激勵機制,才能讓循環經濟不再只是理想,而是企業面對未來市場挑戰的實戰策略。■ 
 
回上頁